萨摩耶鉴赏网

如诗如画的名字:探秘太湖碧螺春的魅力

03-18

如诗如画的名字:探秘太湖碧螺春的魅力

大美中国公园,江苏苏州~太湖碧螺春~ 辛苦的采茶人

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碧螺春”茶,一个名字如诗如画,仿佛一叶扁舟,在碧绿的波涛中轻轻摇曳。这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碧螺春,以其独特的形态、甘甜的口感和清雅的香气,早已在茶坛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初春3月,驾车驶往苏州吴中区洞庭西山,空气逐渐氤氲湿润,漫山的碧绿映入眼帘。面朝太湖,山丘上的碧螺春茶树在果树的荫庇下茁壮生长,焕发着悦目的生机。

采茶工们正穿梭于遍野的茶树间,忙碌而细致地摘下鲜嫩的绿叶。带着露水的茶叶经过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工序后,最终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洞庭山碧螺春茶”。

碧螺春原产于苏州吴中区太湖洞庭东山、西山,因此又名“洞庭山碧螺春”。在地图中,洞庭东山犹如巨轮伸入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屹立在太湖中最大的岛屿。

先介绍一下碧螺春的来历,在得名“碧螺春”之前,它有一个通俗直白的名字——“吓煞人香”。据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陆延灿撰写的《续茶经》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山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香。”


当碧螺春遇到康熙帝之后,便告别了“吓煞人香”的俗名。据清代金有理《太湖备考》记载,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四月,康熙南下巡视至浙江回京,途径苏州城,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即兴御笔亲书“碧螺春”,自此碧螺春遂得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得益于太湖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促就了每年茶季“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茶香百里醉”的美谈。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明代诗人徐勃的《咏碧螺春》:

“翠叶香消似玉音,试从疏影看春心。

江南二月寒未尽,花色如云映水深。”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碧螺春的形态之美和清雅之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茶海之中,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到了清代,碧螺春更是成为了茶中的珍品。清代的皇帝康熙和乾隆都对其赞不绝口,留下了不少赞美碧螺春的诗篇。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隆皇帝的《碧螺春》:

“轻身换骨入灵溪,绿叶青芽带露携。

细酌慢品炎日里,此中妙意几人知。”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碧螺春的清新与灵动,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茶的深深喜爱和敬意。

在现代,碧螺春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茶品之一。无数的文人墨客仍为其写下赞美的诗篇。

著名的作家矛盾在品尝了碧螺春后,写下了《碧螺春》:

“玉色清甘味可夸,一壶新沏雨前茶。

清香沁我吟魂荡,水墨江南入画家。”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螺春的清香与甘甜,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墨画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除了赞美碧螺春的美味和香气外,还有许多诗篇借碧螺春表达情感和人生感悟。

著名的诗人白杨在《碧螺春》中写道:

“一壶碧螺春,杯中舞轻烟。

香韵浮云意,谁人能解禅。”

诗人借助碧螺春的香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让人思考,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当然当我们品鉴如此好茶之时,这次的太湖西山之行,也的确能看到采茶不易,制茶亦不易,都是一次次手工的辛苦劳作。一组数据或许可以印证碧螺春茶的“来之不易”:一斤特等一级碧螺春干茶需要采摘7-8万颗茶芽,挑拣大概6万次,需要制茶师傅用近45分钟左右手工炒制。

一个人一般一天采个半斤新鲜的嫩芽,回家后在挑选后还得去掉大致4分之一的杂质,一家人采的量要挑拣到晚上10,11点左右才能挑拣好,接下来就是炒茶,加热的锅里双手直接下去不停的翻炒,揉捻,搓团显豪,一般炒制一锅也就出个3两多点的干茶,对了,要4斤新鲜的挑拣好的嫩芽才能炒制一斤干的碧螺春。

让我们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位劳动者,敬畏每一份产出!

#碧螺春# #您去过太湖吗?# #苏州的春天# #苏州# #苏州头条# #太湖# #康熙# #茶叶# #矛盾# #苏州旅游美景# #太湖原生态#

兰亭序书法教学视频教程全集

南红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