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耶鉴赏网

《小美人鱼》在内地遭遇挫败,迪士尼的肤色正确论再次引发争议?

05-28

《小美人鱼》在内地遭遇挫败,迪士尼的肤色正确论再次引发争议?

小美人鱼》电影片头一开始,在一片白浪滔滔的海水镜头之后,出现了一行安徒生的文字:

人鱼没有眼泪,因此她们所受的痛苦加倍。

也许这就是迪士尼“用心良苦”选择一个非裔脸孔的美人鱼的原因吧!

其实这个议题我想写很久了,但内容比较有争议,因此一直没有勇气下笔。

最后还是决定在《小美人鱼》电影上映时来聊一聊这件事。

从角色公布的那天起到电影正式上映以后,虽然一开始的言论都来自“角色不符合卡通的形象、毁童年”,

但后期大家变相的开始攻击演员的外貌,各种迷因相继推出。

渐渐地,即便也不认同“黑美人鱼”的我,都替演员哈莉·贝利感到可怜。

更可笑的是《小美人鱼》的导演罗伯·马歇尔说的那句:(我认为选角争议)早已过了需要面对这种想法的时代。

在讨论选“选角”问题时,很多时候并不是考究“是否忠于原著”那么简单。

特别是迪士尼在经历了真人版《花木兰》的重挫之后(内地市场失利)。

而是须意识到长期以来白人在影视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至今依然不平等的西方影视产业。

因为美国影视从业人员长期以白人为主,因此许多影视作品有许多白人角色与白人叙事,造成我们对白人童话琅琅上口,却对其他族裔,甚至自己的故事一无所知的情况。

而这个现象也在导致了亚、非裔群体的代表性和可见度不足,同时加剧了刻板印象和歧视的问题。

在一些依据事实改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员的种族会被更严正的检视。

例如今年5月上映的《埃及艳后》,导演和演员必须提供具说服性的论述以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导演罗伯·马歇尔其实在去年11月份就为《小美人鱼》真人版做出解释,选择哈莉·贝利担任主角并无种族歧视意图——他没有故意选择不同肤色的小美人鱼,全然是因甄试过所有来参加族裔的演员后,发现她非常符合爱丽儿的特质:出奇坚强、热忱、美丽、聪慧、机智并且充满热情和喜悦!

在这个节骨眼上,迪士尼抵住非议,坚持要用非裔演员,这本身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因此,当像《小美人鱼》这样的经典故事选择非白人演员来诠释主角时,这样的选角也提供更多种族背景的观众与角色的共鸣点,为非白人演员提供在主流影视作品中,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如果今天是要饰演真实存在的丹麦历史人物,那么选角的肤色及其他特征可能需要讨论,但童话角色就另当别论。在听完这些话之后仔细想想,亚洲观众如此关注并捍卫小美人鱼“白肤色”的行为,确实很特别。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虚构的童话故事而已。

对于这次选角的批评中,也有人认为仅仅选择黑人演员作为主角,并不代表真正实现多元性,因为这仍然是在演绎一个白人主导的故事。

后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非裔和亚裔不能创作自己的全新剧本,并由自己来担任主角呢?

答案是不会,试想,这次《小美人鱼》的导演由白人导演罗伯·马歇尔换成任何一个黑人导演,大众的“口诛笔伐”对象一定会从迪士尼转到该导演身上的。

这实际上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在一个仍然偏向白人叙事且白人更受关注和重视的世界中,其他族裔的故事作为题材,能够获得像《小美人鱼》一样关注度的又能有多少呢?

虽然每个文化都有传唱的童谣与童话,但我们能举出多少非白人文化流传而来的童话故事呢?

由此可见,在我们目前的社会架构中,仍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想要一时半刻就做出巨大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事实上,美人鱼的传说在不同肤色的文化中都有被传唱,只是白人为主导的世界、迪士尼与美国的强势文化输出,让我们误会了人鱼主角只有白人,且只能是白人。

同样重要的是,多元性不仅仅是追寻政治正确的观念,而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有时以白人为主的社会与思维,其他种族的人也从中推了一把而不自知。

因为很多人不是刻意做出选择,而是纯粹没想那么多。

经年累月的“洗礼”及缺乏明确意识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刻板印象、协助打压其他种族、甚至歧视的问题。

再回到标题“毁童年”这件事情上来。

据悉最初哈莉·贝利将出演女主角爱丽儿时,有个黑人小女孩的雀跃“妈妈,你看!她好像我!”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就很温馨,逢管什么黑白美人鱼,主要小朋友能快乐,这些童话故事问世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后来,我开始深思: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所热爱的回忆上,我是否也能如此“正确”地面对?

我想起《娜娜》这部极具时代代表性的漫画,如果它被翻拍为《珍妮,日与夜》之类的电影,并由白人演员饰演娜娜和奈奈,我能在第一时间就肯定它的多元性吗?

再看看人口数量跟我们差不多但影视行业远胜的宝莱坞吧!

虽然这个近似好莱坞的称呼令一些人诟病,但起码印度电影确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由印度人讲自己的故事,敢想敢拍,不仅保持文化脉络,更让世界观众认识印度。

这样的做法,在近年获得越来越多“文化输出”的成功——从《地球上的星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名字叫可汗》、《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没有一部不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口碑与票房兼具的影片。

韩国亦是如此,而且其更加全面性、计划性地打入国际市场,其实可以发现欧美国家对韩国(甚至于亚洲)的逐渐改观,从“东亚病夫”到“被追捧的偶像”,其实也不过是短短的十数年。

所以,针对这件事情,我们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舆论带偏,更理性的判断呢?

除了要“公平公正”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学着停止对好莱坞或迪士尼等美国影业的过度追捧。

它们的“太白”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即便现在竭力表现出对“多元”追求的肤色正确,在立意良善之外,不可否认也蕴含着为商业利益而妥协的意味,《花木兰》里的福建土楼就是“说一半做一半”最好的例子。

因此,我们先撇开那些恶质的玩笑,我们想如果抛开选角争议来说,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拍得怎么样?

首先说下可圈可点的地方——《小美人鱼》的特效比《阿凡达:水之道》要好很多。

《水之道》的水底场景,严格来说其实是外星球景色,水下的世界就像电玩里的世界,无奇不有却未曾存在过。

而《小美人鱼》的水底景色却有所不同,他们借镜的是真实海底的样貌,加上一些旋转且追踪画面的运镜,观众有种水中探险、观看科技馆3D电影的氛围。而也因为是用现实生物的动作编排,五颜六色的珊瑚、千奇百怪的生物在跳着华丽的舞,《小美人鱼》的水底歌舞片段绝对精彩,几乎是整片最精彩、迷人的片段。

就算相对起来没那么自然的场景,也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我喜欢本片对于“禁地场景的刻画”以及“最终决战场景的临场感受营造”,不难看出导演会在一些相对危险的区域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电影也确实在这些场景里玩了一些惊险刺激的冒险,例如片头沉船地的鲨鱼追逐戏、王子的船遇上暴风雨的弃船戏码等等。

而最终决战场景,则让我这个怕海的人起了几秒钟的鸡皮疙瘩……

拿着三叉戟、头戴皇冠的乌苏拉瞬间把自己变成了海怪,巨大的身形加上扭曲的脸孔,好像《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里的大海怪出现在《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里的大漩涡场景。

因为反派的身形维度实在是太巨大,八爪鱼的外观也让我有种仿佛看见远古邪神克苏鲁的形象。

简言之,电影的这幕好像神话才会出现的巨大场景,相对于一对跨物种恋人的渺小,无限放大乌苏拉完全丧失了她仅存的讨喜特质,变成全然的“恶”,而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也就必定会被消灭,故事也迎来了结局。

而这个结局,其实是一个败笔,这也是为什么我还在“选角适合否”这个问题打上一个还未解开的问号的原因。

都说《小美人鱼》不好看,可实际“败”的原因还是因为剧情太老套。

都2023年了,为什么迪士尼还是这样的“尿性”!

观影途中我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自己可能太久没看童话故事了,竟然有点忘记小美人鱼的结局是什么。

但边看着电影,我却忍不住赞叹:《小美人鱼》原著的故事写得真好!

为什么好?它有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它有欢笑爱情、有冒险跟教育意义。比起其他见面就接吻、接吻就结婚的公主们,爱丽儿对人类的迷恋更像是青春期时对异性的着迷、对父母的叛逆,而失去声音交换来的双腿,则代表年轻莽撞行事所酿成的后果,但没有声音的人鱼,却靠着与王子之间的互动,让心仪对象看见除了“美貌与歌声”之外更重要的内在美,乌苏拉从中作梗的诡计、转变成邪恶的化身,跟最终排除万难,获得父母的成全,则又完美的跟着经典故事的弧线走向结局。

它太好了!太完美了,但就是因为太美好,真人版《小美人鱼》的剧情却糟了。

因为这样的剧情,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感动。

反观这次迪士尼的真人版《小美人鱼》,并没有走出任何独创的套路,它用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新脸孔,陪着观众走完1989年同名动画的相同剧情。

好像没什么不对,但也确实错过了不少机会。

演员哈莉·贝利确实有一口好歌喉,却感觉只唱了一首《Part of your world》,就好像在自己的主场只踢了一场球,她的优势几乎在上岸后就全都没了。

虽然电影让没有声音的爱丽儿靠着想象唱歌,却错失了演员可以自然演出歌唱时的情绪的机会,我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一直期待她再度开口,却等不到张力十足的第二次演唱,虽然我知道《小美人鱼》里就只有那几首歌,但难道不能增加吗?

既然找到了顶级的歌手,为何不能针对歌手的特质多编一两首歌曲呢?

又或者,能否颠覆本来的剧情呢?假使新版的爱丽儿在亲吻王子前的三天内都还保有歌声呢?还是,再大胆一点,若王子与爱丽儿的相处与互动,都在爱丽儿站上陆地之前,还是人鱼形态的时候呢?

我知道,经典剧情要是做了改变,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反弹(尤其当选角已经有所争议的时候),但倘若剧情不变、歌单不变,那特意做出改变的选角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关于爱丽儿角色的适合与否,我认为可能观众没机会定案了,因为反对看见新版本爱丽儿的人可能还是反对。

因为她虽然展现出自己的好歌喉,却没有办法完全展现自身的全部优点,而当有人想要辩证其他的人选会更好时,也不得而知,因为迪士尼在选择不颠覆经典文学的同时,确已选择了“很颠覆大家想像”的爱丽儿人选!

“大胆”的选角,却可惜了缺乏大胆的剧情突破,这是我对《小美人鱼》的评价。

虽然我很认为自己清楚知道爱丽儿选角背后代表的意义,导演也许也心知肚明,但勇于创新的迪士尼却没选择更大胆的突破,而是片头片尾有些生硬的放进一些“似乎想说什么”的文字及画面,尤其片尾出现的各肤色人鱼,总有说不上来的“摆拍感”,好像东西在那边,就想证明这部电影拥有了什么观点一样。

尽管《小美人鱼》在一些场景特效上的表现在我认为超过《水之道》,但在种群的冲突营造上《水之道》更加完整,更有甚者,在情绪堆叠上,《小美人鱼》的力道也稍嫌不足,几个场景转换似乎无前因后果,才刚累积起来的情感也因此散失。

其实,在非裔美国人的脸孔出现、唱着动人歌声且希望用歌声换得幸福时,乔登皮尔斯的心理惊悚片《我们》也在我脑海一闪而过,生活在地底的替身靠着练习舞蹈为了脱颖而出,不就有点像是唱着动人歌声想要吸引人类关注的爱丽儿吗?

当然,我只是聊聊,这些都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不知道用这样的角度去拍会不会更好,依循着经典故事的套路走,就算选角大胆的情况下仍能让观众感动。但迪士尼可能还不敢借着这个机会来个大胆的突破。

我会说新版的《小美人鱼》还行、不算差,但若真的变动了故事,仗着影迷早就对选角的不理解,可能会落得全盘皆输。

吴昌硕作品100幅

茶杯泰迪寿命一般能活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