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国家地理》
今天是世界海豹日,把“海中萌王”的桂冠授予这个肉球家族真不为过了。通篇充斥高萌预警,确保你的小心心不被萌化的同时,请收下这份近乎于最全面的海豹科普吧!
世界共有34种鳍脚目动物,不像鲸目动物完全生活在水中,鳍脚目动物产仔、哺乳、换毛、休息都得上岸。鳍脚目中的海豹科动物种类最多,有19种,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地中海和南极周围的水域。少数种类,如贝加尔湖海豹则栖息在淡水中。海豹通常捕食鱼类、虾、螃蟹和软体动物。(本段参考文献《海豹家族漫话》,作者:沈钧)
在海豹的大家庭里,最小的海豹是环斑海豹,成年后体长仅1.4米,体重约90公斤。它们分布在北极圈,是海豹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普遍的海豹;最大的海豹是象海豹,体长6.5米,重达近4吨,分布在亚南极的阿根廷、南设特兰群岛,性格温和,数量稀少;最凶的海豹是南极的豹海豹,体长近4米,重约400公斤,深颚利齿,是唯一猎食热血动物的海豹,甚至攻击人类。
“嗝!”
斑海豹
摄影:Joel Sartore
斑海豹体长1.5-2米,雄性最大体重150公斤、雌性120公斤。斑海豹分布很广,主要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主要捕食鱼类,也吃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
摄影:Joel Sartore
环海豹
(该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环海豹,属海豹中的小型种。又称带纹海豹、绶带海豹,体长1.6-1.7米,体重70-148公斤。雄性为暗灰蓝紫色或暗灰红紫色,围绕颈部有一条很宽的环状白带。雌兽全身淡色,基本呈深灰褐色或深棕灰色。带纹海豹仅栖息于北半球,主要分布于白令海及鄂霍茨克海,喜栖于浮冰上或远离人烟的海岛上。
环斑海豹
摄影:Paul Nicklen
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巴芬岛海域,一只环斑海豹正在搜寻北极熊的踪迹,以便自己出来透气。
本属有环斑海豹、贝加尔湖环斑海豹、里海环斑海豹。环斑海豹是所有海豹中,身体最小的一种。大的雄兽长1.4米,体重90公斤,面部像猫。环斑海豹的食性相当广泛,从无脊柱动物到鱼类,总数超过75种。其主要天敌有北极熊和鲨鱼。环斑海豹主要分布在整个北冰洋、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贝加尔湖、里海。
摄影:Kaido Haagen
波罗的海,一只环斑海豹正在爱沙尼亚希乌马岛景观保护区的一块岩石上停歇。
髯海豹
(该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髯海豹,又叫胡子海豹,因其吻部茂密生长着粗硬的胡须而得名。最长的胡须长14厘米。雄性体长2.8米,雌性体长2.6米,平均体重400公斤。全身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央线颜色最深,向腹部渐浅,无斑纹。髯海豹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不分布于南半球。
灰海豹
摄影:Joel Sartore
灰海豹,雄性长约3米,重约300公斤,雌体约2.3米,重250公斤。雄性成年灰海豹的颈部很粗,并有3-4道皱纹,这是它和斑海豹的区别之一。 灰海豹在北冰洋和大西洋都有分布,约有2.5-5万头,它们主要捕食鱼类。
僧海豹
摄影:Frans Lanting
僧海豹,体长2.6-2.8米,体重平均可达400公斤,头部很圆,且身披细密的短毛,看上去宛如和尚头,故名僧海豹。 该种海豹已成为一种极稀有的动物,只分布在北纬20度至30度夏威夷群岛的下风链岛、加勒比海、黑海。但遗憾的是,加勒比海僧海豹被证实已经灭绝,最后一次见到的时间是1958年。
摄影: Kyle Konagi, NOAA
一只夏威夷僧海豹(濒危物种),正坐在11.5吨重的渔网上
豹海豹
摄影:Joel Sartore
豹海豹,体长为4.5-5m,体重300-350公斤,不仅具有豹一样的斑点而且性情也像豹,是海豹中最凶残的一种。它除捕食鱼类和乌贼外,还专吃恒温动物,也吃企鹅等鸟类,甚至会吃鲸和其它海豹。从南极洲的浮冰线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非洲最南部及附近岛屿都有分布。
摄影:Paul Nicklen
威德尔海豹
摄影:Jason Edwards
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300多公斤,喜栖于与南极大陆相联的固定冰块上,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南的种类,也是南极比较常见的海豹。它可潜入600多米的深处,持续潜泳43分钟,潜水能力居鳍脚目动物之冠。以捕食鱼类(尤其爱吃杜父鱼)和乌贼为生。
冠海豹
(该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冠海豹,雄兽平均体长2.5米,重192-352公斤;雌性米,145-300公斤。当遇到恐吓或兴奋时,鼻子吻部前面可以膨胀成囊状突起,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囊鼻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主要食物也是鱼类。
象海豹
摄影:Yva Momatiuk & John Eastcott
象海豹,是海豹科中最大的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雄兽鼻子在兴奋或发怒时可膨胀。本属包括: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最大体长可达6.5米,体重3600公斤,是整个鳍脚目中个体最大的动物。
食蟹海豹
摄影:Mariusz Potocki
食蟹海豹,雌性体长多在2.16-2.41米,最长3米;雄兽略矮小,2.03-2.41米,最长2.57米,重200-300公斤,主要以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磷虾为食,食性与须鲸相似。它们喜欢群居,在冰上活动灵巧而迅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它们也是南极沿岸的标志性动物。
摄影:Mariusz Potocki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又叫格陵兰海豹。体长1.8米左右,体重180公斤。全身呈白色或棕灰色,从背部两肩处斜向尾部有“∧”型黑色带, 又称鞍纹海豹。仅分布于北极海域的俄罗斯北侧、格陵兰周围以及加拿大和纽芬兰北侧。
16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在加拿大建立了海豹产业,没过多久这一行业便蓬勃发展起来。在那个年代,海豹油被当作一种机器润滑油销售。随着皮衣在北美和欧洲流行起来,海豹皮的需求日益旺盛,在圣劳伦斯湾以及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附近海岸,每年都有多达数十万只竖琴海豹(又称作格陵兰海豹)因此被猎杀。
如今,加拿大曾经利润丰厚的海豹产业只剩下一个空壳。几十年来,对猎杀海豹的负面宣传终于起了作用,海豹产业受到巨大冲击。据加拿大海洋渔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加拿大海豹产业的利润一度高达3400万美元;到2016年,销售额只有160万美元;当年5600位猎人参与的海豹猎杀活动,如今也只有数百人——而海豹产业虽已风光不再,加拿大却依旧难以完全收手。
有些渔民认为,在某些地区,海豹吃掉了太多鳕鱼,导致鳕鱼数量严重下降。但是这一看法有待商榷。科学家反驳,鳕鱼只是海豹食谱的一小部分,致使其数量大量减少的罪魁祸首是水产捕捞业。
动物福利组织认为,即便海豹数量充足,它们也不应被猎杀。一是因为猎杀方式过于残忍,二是因为如今海豹种群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威胁。随着海水持续变暖,海豹幼崽哺乳的海冰正在加速融化,幼崽一直在不断死亡。科学家警告称,如果无法改变现在的局面,海豹幼崽的平均存活率将会继续快速下降。
抱抱豹豹吧~
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华夏地理》3月刊
预订本期杂志请戳
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地理中文网”
今天点一下“好看”
明天的文章会更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