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的“捡漏”一词常常在古玩界、拍卖会上才能听说,现在却成了紫砂直播间主播们口中的“热词”了,当代紫砂壶在收藏市场已经风靡了四十多年。今天来与紫砂爱好者谈一下“捡漏”这种比中彩票还难的机会。
清末民初京城的玩家赵汝珍写了一本风行了一个世纪的书《古玩指南全编》,上百年来一版再版,他的很多观点成为古玩收藏界的金科玉律,但是在这本书中,对宜兴壶的收藏才寥寥几笔,看得出他对紫砂壶的收藏并没有深入研究,可能还有点看不起宜兴壶的意思。他主要推崇宋元明清书画、青铜、玉器、瓷器、田黄、寿山石名人印章、笔墨纸砚等等,甚至对鼻烟壶、古代钱币着墨较多,唯独对紫砂壶惜墨如金,所以,民国时期以来,收藏宜兴紫砂壶的人很少很少,价格也很便宜。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后,特别是台湾开放来大陆探亲以后,宜兴紫砂迅速在台岛形成了一股收藏风气,掀起了收藏宜兴紫砂壶的热潮,那些早期来宜兴贩壶的台湾买家在宜兴及周边地区包括上海、杭州、无锡、常州、苏州、扬州的城市、乡村搜壶,可谓掘地三尺,把存世的古代名人名作紫砂壶几乎全部收购到了台湾,这样一倒手就是十倍、百倍的利润,这才叫捡漏,而且是件件捡漏,天天有漏可捡。短短几年,就拒把大陆的好壶收尽了,没有古壶可收,自1988年以后台港台贩壶人士又开始大量请宜兴的高手仿古,或者干脆收藏当代名家厂壶,以致于今天,收藏紫砂壶大宗交易已经全部为当代紫砂艺术作品。
收藏当代紫砂艺术品有没有漏可捡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宜兴人知道了紫砂艺术作品的价值,于是,从业人员开始多了起来,1988年,当时全宜兴市从业紫砂壶成型技术的工人还不足2000人,实在是供不应求,于是队伍迅速扩大,至现在的十多万人,最高峰的2015年有近20万人,于是,开始了有紫砂艺术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仿古做假及大量的代工现象,时至今日,出现了堆积如山的机制壶、手拉壶等低端的实用性泡茶器,1980至2006年,大量的紫砂壶工艺虽然差,但材质还是比较纯正让人放心的,没有科技与狠活,也由此现在有许多人比较喜欢购买或收集那个时期出产的的壶用来泡茶。
购买紫砂壶的人当中,大多都是跟风购买,也没有对紫砂壶有多少研究,商家就会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明知是代工的,也不会告诉你,很多时候你就是一个冤大头,以为自己捡了漏,实际上你被漏给捡了,成了韭菜。今天六十岁以上的紫砂从业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都有仿古作假或者代工的经历,也都接过港、台壶商的单子,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因为大家不是行内的人。时至今日,仿古作假、代工做壶已在宜兴紫砂行业内蔚然成风,可以说,十多万的从业者中间已经很少不做代工壶的了,不管是请人帮自己代工,还是自已帮别人代工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的两种形态。
现在的紫砂业态出现了二个奇怪的现象,第一个是看别人挣快钱、挣狠钱眼红,跟着代工,第二个就是恶性竞争,一开始请人做代工还有点难为情,但是能发家致富呀,于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请人代工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的事情了,不然对不起自己几十年来花钱花时间费精力弄来的技术职称头衔,而帮人代工的人呢,这两年也牛逼哄哄起来了,开口闭口就称某某高工大师也请他制壶,全是各取所需,恬不知耻。
实际上现在做壶人都在追求效率,不管是敲自己的印章,还是盖别人的戳,基本都是效率优先,这样就必然会影响到工艺质量,我为什么不主张大家买直播间的东西,现在的经济比二三十年前好多了,谁不想玩点紫砂壶来点附庸风雅,所以,一些人就会抱有捡漏的心态,于是,直播间捡漏的声音就此起彼伏了,不编些故事不让大家捡漏是很难卖出壶的,直播间的漏如天书一样说的让消费者心动,很多小白听了心里能不痒痒吗?想捡漏,拿什么捡漏,无非就是自己的贪欲,但是真正的“漏”可能永远只存在于主播的嘴里,存在于虑虚幻的直播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