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杰士
非常清晰地记得,我小时候(应该是十一二岁)从苏州站或者无锡站,乘坐沪宁铁路到南京西站,快到南京的时候,火车会突然从明亮的世界,钻进一个黑暗的山洞,刹那间车厢内顶部日光灯就亮了起来,大约一两分钟,火车就穿过了一个并不很长的山洞,那个山洞就是今天我所要介绍的栖霞隧道。
穿过隧道,南京站和南京西站就快到了,车厢里广播便开始介绍南京的风景名胜……
第一次探秘栖霞隧道,是2019年12月22日。当时与知乎好友小陈相约,坐D21公交车在栖霞站下车后,步行穿过紧邻的两座涵洞桥中北侧的一座,沿着一个上坡,经过密密匝匝的灌木丛,来到涵洞桥上方,铁轨早已铲除,如果没有涵洞桥护栏,基本无法识别那曾经沪宁线的栖霞段线路了。顺着稍稍隆起的废弃路线,向东探寻。
依据百度地图,我们又几经打听,终于来到栖霞隧道的西口附近。已在南京桥工段工作30多年的陈师傅介绍说,“栖霞山这个铁路隧道于1956年开始建设,1958年正式启用,直到2006年停用。现在隧道内的两股铁路轨道,也早已被扒掉,隧道西口附近做建材五金门窗生意的,也在几个月前停止了租用。现在洞口已被铁路局用水泥和砖墙封起来了。”
陈师傅负责看守的道班房,原先属于上海铁路局镇江工务段,现属于南京桥工段。“现在收入下降了一些,但每月还能净得6800元,还有四年就退休,我也知足了。”陈师傅边走边向我们介绍,“你们可以去隧道的东口看看,那边可以进到里面。”
于是,我们顺着指引方向来到栖霞隧道的东口,从两旁高高的石头护坡爬下至线路,但护坡两侧各有十八个字样已无法分辨,只有洞口“1958年”、“栖霞隧道”、“闲人免进”的字样依稀还可认出。据说,原先洞口附近的护坡上有一个小亭子(不知道是东侧还是西侧),但现早已荡然无存。好在循着线路还是可以找到洞口,摸黑进入几分钟(据资料称,隧道总长为550米),听到滴水的声音,也印证了陈师傅所说,当时栖霞隧道是采用顶部浅层开挖,水泥浇铸后再进行上部填埋,所以容易导致渗漏的情况。由于隧道内部实在太黑了,我们只小心翼翼地步入洞内几十米,就再不敢进入了……
二次探访栖霞隧道,是2021年4月16日。我与金陵辟邪、石老师一起,在栖霞山南侧的一个停车场将车停放好后,在一幢门牌标为“栖霞新村”的铁路建筑旁,顺着一排排铁路电务段的电线杆(上有“自闭......尧化门 栖霞”、“贯通…...到达场 栖霞”等字样)向东,便看到了栖霞隧道西口的道班房。
看过西口、再找到东口,走入隧道内,但仍是因为内部淤泥太多,所以走了十来米便退了出来,好在还看到了貌似文革期间两侧有瓷瓶装饰宣传标语用的水泥建筑体(类似照壁,可惜字样已无法分辨),也看到了水井旁原来的道班房、而今成为鸽子养殖房(据说房子底部有个大蓄水池)。
三探栖霞隧道,是我2022年3月23日独自一人前往。虽然已是熟门熟路,但由于一年之后场景发生不小的变化,而且我基本“不走老路”的个性,又让我对此有了“新发现”。这次,我从2004年开始建设、距离老“栖霞隧道”不足百米处的京沪铁路“栖霞山隧道”(注:以后文章再作专题介绍)西口的山坡上绕至栖霞隧道,从西口再到东口,从上方南侧再到上方北侧,直至进入东侧洞口。另外,我还测量了从护坡开始至西侧洞口的距离,整整有110米。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观察到洞内墙上的“0”、“5”、“10”、“490”等数字密码,期待有人帮我来解密。同时,我还放飞了“小飞机”,从空中树丛间隐约俯瞰了隧道东口以及金黄色的油菜花地。
在我正要打道回府之时,在隧道东口山坡上距离“梅墓”公交车站不远处,遇见了铁路老房子的现主人、今年74岁的铁路工务段的退休工人叶师傅。他介绍说,“在这个护坡上,一共有三种建筑。第一种是你在下面看到的道班房,第二种就是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好像是1984年)到上海铁路局工务段、一直到现在住的这幢1958年建成的老房子,原来是栖霞隧道实施军管时的部队办公用房;第三种,就是在旁边的部队侦察兵的站岗哨所小房子。”
栖霞隧道,从原来老沪宁铁路因1954年洪水影响,而迫使原线路从栖霞山站改道至栖霞山南站,所必须经过栖霞山的南侧而开挖建设的一座隧道,而今也早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六十多年过去了,这座老旧的废弃隧道,恰似一位垂垂老矣的长者,向我们慢慢地诉说他的历史与过往。
也真的希望,栖霞隧道,有一天,能够成为见证那个峥嵘岁月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