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耶鉴赏网

【上饶奇境之旅:铅山县的一岩十景】

05-14

【上饶奇境之旅:铅山县的一岩十景】


(开栏的话)


为全面集中展示上饶市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上饶文旅平台3月1日起推出“上饶天下SHOW——上饶市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年”活动,以一月一县的频率,天天推送上饶市12个县(市、区)和三清山景区文旅资源。2023年5月为“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文旅宣传月”,本月每天将推介上饶市铅山的文旅看点和热点。走遍千山,还是铅山,去铅山,品味江南山水的雄秀幽远,感受儒释道三教的历史标高,触摸传统商埠的昔日繁华!



叫岩简介


叫岩景区位于铅山县北部新滩乡莲花村,景区包括叫岩、仙源、蔡石三个景点,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临信江,为剥蚀性低丘岗地貌,海拔约70米至220米之间。岩体以红砂岩、砂砾岩为主。长年的水侵蚀在景区形成大大小小的“U”形山谷和陡峭崖壁,岩体裸露,形成较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徐霞客游览叫岩时,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叫岩西十里为弋阳界,又有山方峙溪右,若列屏而整,上有梵宇,不知其名,以棹急不及登,盖亦奇境也。”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9%,茂林修竹,绿郁葱笼,百年古樟、古枫拔地而起,傲立苍穹。赭亭水库、叫岩水库碧波荡漾。瀑布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摩崖石刻、仙源戏台、灵应寺、舍利塔等古迹遗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红军渡旧址、炮台旧址、渡江指挥所旧址,抒写了悲壮的历史篇章。二千多平方米的湿地,使这里每平方米的负氧离子量高达二万以上,空气格外清新。“石印盖不得”“石西瓜吃不得”“石蛤蟆跳不得”“石桥过不得”“石年盆请不得”“石令牌拍不得”“石钟敲不得”“石镜照不得”“石球滚不得”“石伞撑不得”叫岩十景,令人叫绝。诸多民间故事,活灵活现,神奇莫测。叫岩,的确是信江岸边一处观光揽胜、度假休闲的好地方。


远眺叫岩


到叫岩观光,有三条线路:一是从河口乘车到莲花,然后步行到仙源,经蔡村,转叫岩,一路领略山峦奇景;二是从河口浮桥乘船,沿江而下,在古渡口,观“渔翁隐次”摩崖,经“蛤蟆流涎”、“年盆石”、“印山”、“令牌山”,欣赏信江旖旎风光后,由古渡口登岸至叫岩村;三是从河口乘车至横林,再乘小舟横渡信江,由古渡口登岸至叫岩村。


王霖 摄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 中写道:“……三十里,西至叫岩。濒溪石崖盘突,下插深潭,澄碧如靛,上开横窦,回亘峰腰,〔穿穴内彻,如行廊阁道,窗根户牖都辨。〕崖上悬书‘渔翁隐次’四字,崖右即有石磴吸波,急呼舟子停舟而上。列石纵横,穿一隙而绕其后,见一径成蹊,遂溯源入壑,其后众峰环亘,积翠交加,心知已误,更欲穷源。壑转峰回,居人多截坞为池种鱼。绕麓山家,庐云巢翠,恍有幽趣”。徐霞客游历过多少名山大川,饱览过多少奇山秀水,在他的笔下,把叫岩描绘得如诗如画,足见叫岩的奇绝美景令他赏心悦目而不吝笔墨,写下这些优美的文字。


游览叫岩


叫岩神奇,令人向往,不去游览为一大憾事。



【叫岩的由来】


《铅山县志》记载:“县北法林院后,一虚明,声闻谷应。”“声闻谷应”意为喊叫一声,回音在山谷振荡,因而称之叫岩。


叫岩风光

叫岩风光


民间则有个有趣的传说:麒麟、狮子、大象、老虎、骆驼、乌龟、蛤蟆等动物,奉灵山老母之令,从上饶灵山出发,沿信江而下,到武夷宫去参加动物比赛,路过此地时,被一巨大蟒蛇精拦住。蟒蛇精腹中饥饿,很想饱食一顿,于是这些动物与蟒蛇精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虽然蟒蛇成精,法力无边,但诸多动物众志成城,顽强搏杀,除蛤蟆被咬伤一条腿外,双方是斗得难解难分,不分上下,这些动物因此也就耽误了时间,没有在子时前赶到武夷宫。灵山老母见麒麟、狮、象等没有按时到达,掐指一算,知道这些动物途中遇难,于是头顶金光,脚踏彩云,带上铁拐李从武夷宫出发,前来营救。到了出事地点,灵山老母见这些动物还在与蟒蛇精苦苦相斗渡不了河,上不了岸,急忙拔下头上佩戴的金钗,化成一座石桥,欲渡这些动物过河。刚巧这时,“雄鸡一唱天下白”,动物们不但过不了河,还变成一座座石山。铁拐李见状大怒,拿起法宝金钟罩住了蟒蛇,免得它以后再兴风作浪,残害生灵。于是便有了“金钟罩蟒蛇”“狮子戏绣球”“神龟上岸”“蛤蟆流涎”“麒麟绝壁”“象山”“骆驼峰”“卧虎岭”等岩石山。“石桥过不得”也因此得名,流传至今。


【仙源村】


“黎杖厅”| 黄一亮 摄

石匾镌额“藜杖增辉”| 黄一亮 摄


仙源村原名“西洋源”,全为刘姓。村中祖屋“黎杖厅”为清代民宅古建筑,是典型的四合院,面积约400平方米。那块石匾镌额“藜杖增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考证,“藜杖增辉”出自西汉刘向校书的故事,该村居民系刘姓中最有成就的“藜阁派”后裔。


仙源村 | 黄一亮 摄


一进仙源,似乎有进了林海一样的感觉。村内古木参天,伟岸挺立,这池塘边的树叫'‘水松”,它直径约1米,高约12米,据说树龄已有几百年了,乡人称之为“仙杉浴足”。“黎杖厅”的南侧有一颗古樟树,其直径2米多,高25米以上。那是古枫,在古戏台的东南侧,其直径约为1.5米,高约20米。它们的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更让人称奇的是,在丹霞地貌的仙源村,那一片片马尾松、阔叶林绿苍苍的连成一体,树木丛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百鸟啁啾,蜂飞蝶舞,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在仙源村,那古老的仙源神台和仙源戏台,兴许与现代气息有点不合拍,但这正反映了仙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天天在闹市中车水马龙的,到这里来觅古探幽,你也许会感到新鲜,感到别有韵味。


夕阳下的仙源村 | 黄一亮 摄


穿过林海,在仙源村的南方,是“团箕岭”和“悬棺坞”。“团箕岭”高约130米,其山圆亘而起,壑转峰回,形似“团箕”。团箕岭三面是悬崖峭壁,地势陡悄,顶部较为平坦,稍向西面和南面倾斜,与南面的大、小清明岭遥相对应。山体四周,绿树环绕,站在山顶可远眺西面的赭亭山,向南则可以一览信江风光,周围1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风光尽收眼底,县城河口镇林立的高楼大厦历历在目,而行驶在河口大道和梨温高速公路的汽车,就象小甲虫似的在蠕动。这里的确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平台。



“悬棺坞”位于团箕岭的东南面,由三个连在一起的山头共同组成,髙约125米。由于沙砾积成岩体露出地表以后,剥蚀有差别,于是在山腰以上的部位形成了一条很长的洞穴,而且面积不小,洞穴下面则是陡峭的悬崖。古时,人死入棺以后,将木棺吊入悬崖的洞穴中安放,以求早日升天。现悬棺坞中的洞穴中,还有木棺的碎屑和人体骨骸的残留。悬棺坞三面青山环抱,马尾松白如云,杜鹃花红似火,周围山高谷深,岭谷平行,层次分明,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蔡石村】


蔡石村紧邻仙源,位于赭亭山水库旁,它的景点与叫岩相连。到了蔡石村,就不得不看看那里的"仙弈台”“太子岭”和“摘星台”。

“仙弈台”在蔡石村东面的蔡石山上,高约90米,表面非常平坦,面积约35000平方米, 呈长条状,长约350米,宽约100米,南北走向,自东向西逐渐倾斜,东面为悬崖,西面为一水库。雨季时,仙弈台东南西三面均被水库包围,形如半岛。

传说这里是铁拐李和吕洞宾下棋的地方。铁拐李随灵山老母收服蟒蛇精后,对这里的山水很是眷恋,有时会来这里走走,邀吕洞宾在此对弈,故称“仙弈台”。仙弈台的空气格外清新。站在仙弈台眺望,视野开阔,周围美景 一览无余,尤其是湖,虽波浪不惊,但在太阳光的折射下,泛起鱼鳞般的道道波纹,那宁静的氛围,甜甜的空气,令人陶醉。

从“仙弈台”到“太子岭”,必经“太子坡”。“太子坡”位于“太子岭”的西北部。站在坡上,近观青天峡美景,远眺赭亭山雄姿,令人心情豁然开朗而忘却人生许多忧愁烦恼。“太子坡”向上几十米便是“太子岭”。太子岭位于青天峡东,由多个山头组成,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在“太子岭” 有一处较大的岩洞,称之为“狐狸岩”。在当地,此山也有“狸猫换太子”的美丽传说,被称为“龙脉之地”。民谣说:“脚踏羊岩井,头枕太子岭,有人葬得到,代代穿圆领(官服)”。“太子岭”上有“摘星台”。“摘星台”长约40米,立于台上向东俯瞰,乃是一幽深陡崖,如刀削一般。向远处眺望,只见四周山脊绵延,花团锦簇,赭亭山水库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风平浪静时,水中的倒影迷人,仿佛进入了蓬莱仙境。


【叫岩水库】


叫岩水库,位于赭亭山下,周边的山峦植被茂盛,以灌木为主。站在堤坝上,可将周边的景点尽收眼底。

站在大坝朝南偏右方向望去,那座小山犹如一只田螺在水中爬动,田螺的贝壳分界线也依稀可见,形象非常逼真,因而叫“金螺戏水”。

在“金螺戏水”西面的那座山,从远处看非常象一口大金钟,因而得名“金钟山”。这便是叫岩风景区内“十不得”之一的“石钟敲不得”。“金钟山”南面,由一大一小两个山体构成,状如蟒蛇盘旋,便是当年铁拐李扔下金钟将蟒蛇精罩在此地,因而得名“金钟罩蟒蛇”。在蟒蛇山的南山腰,即在蟒蛇七寸之处称为“天子地”。

位于悬棺坞西南面的山峰叫“象山”。站在悬棺坞顶部山头眺望,其形状就如同大象的头部,象鼻正伸入信江中吸水,同时象的眼睛、耳朵也依稀可见。


石球滚不得 | 黄一亮 摄


在象山的南面,由三个山头共同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案。这三个山头名为"狮头山”“狮尾山”“绣球岭”,体形庞大。“狮头山”较高,“狮尾山”较低,靠于信江边。站在其南面临江的山岗上观看, 就象一只躺卧的狮子正戏耍绣球,故称为“狮子戏绣球”。这里就是叫岩风景区“十不得”之一的“石球滚不得”。

从西北面看,有座山叫“妈妈岩”。其部分岩体被水库所淹,水中倒影异常迷人,就像“海市蜃楼”。其南、西、北三面是茂盛的灌木林,且覆盖率很高。其东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站在山谷中一呼叫,回音缭绕,称为“回音谷”。

西南面,高约15米的飞瀑一泻而下,景色颇为壮观。这磅礴的气势, 给风景区增添了勃勃生机,那就是“大岩瀑布”。大岩瀑布上游的山体上,有一方天然水塘,人们称之为“天池”。天池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天池中的水来自周边山体渗水,因而终年不涸,造就了大岩瀑布的四季景观。

在叫岩水库的东边,有座名为“慈母抒怀”的观景平台。平台为红色沉积砂岩。站立在平台上,视野开阔,向南可以远眺信江风光,景色宜人,令人心情舒畅。在叫岩水库的东侧,那就是传说中由老虎化成的“卧虎岭”。“卧虎岭”山体绵延,似一头猛虎卧于青山绿水之间。“卧虎岭” 还有“虎头钏”“虎跳峡”“老穴”等景点。站在山脚向上仰望,形象、神象,十分逼真,实为大自然的杰作。


【叫岩村】


叫岩村茂林修竹,芳草鲜美,阡陌交通,恬静优雅。村后山的北侧,那红色的石壁就象一块古代贵妇人梳妆用的铜镜。石壁下面有个小水池,清澈见底,人站在水池旁观看,倩影顿现。据传,江中奇石由于池水清澈靓丽,天上的仙女经常来这里洗漱,梳妆打扮,人们形象地称其为“仙女照镜”。这便是叫岩风景区中“十不得”之一的“石镜照不得”。村后山西侧,有一较平坦空旷之地,这里曾有一座“望江亭”,据说为明朝宰相费宏所建。伫立于此,信江风光尽收眼底。


【印山】


“灵应寺”古庙遗址地处一小型山谷当中,地势较为平坦,面积达1000多平 方米。古寺相传为唐朝所建,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宋治平二年更名为“法林院”。传说该寺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故称之为“灵应寺”。“灵应寺”西北和西南为山崖,东南面为信江深崖,只有从东北面方可出入。在其东北面建有舍利塔和放生池,舍利塔位于放生池西面的山腰上。放生池位于舍利塔的东面,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周边竹林环绕,优雅恬静。


古庙遗址 | 黄建新 摄


在灵应寺的西面,有一座山崖,远处观看形似麒麟,叫“麒麟山”。传说若要求子,跪拜即灵,因此又叫“麒麟送子”。“麒麟送子”靠信江一侧,有一高约20米,长约60米的陡壁,岩体呈红色,如同火红的猴子屁股一般,这便是“麒麟绝壁”。该景观既漂亮又壮观,由于临水而立,乘舟在江中观看,美不胜收。


印山 | 黄一亮摄


站在灵应寺前面临信江的峭壁上向南看,信江中的一座石山突兀眼前,其外形酷似皇帝的玉玺,因而得名“印山”。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叫岩前临大溪,渔隐崖突于左,又一崖突于右。右崖之前,一圆峰兀立溪中,正如扬子之金、焦,浔阳之小孤,而此更圆整,所称印山也。”

在“印山”的北面,紧靠灵应寺江边悬崖的信江中,有三处裸露的红石山岗,一处形同笔架,人称“御笔架”;一处极像县官升堂用的“惊堂木”;另一处则酷似过年祭祖用的年盆,其形状逼真,惟妙惟肖,这便是叫岩“十不得”之一的“石年盆请不得”。


叫岩风光 | 黄一亮摄


靠近信江,位于“狮子戏绣球”东北面的红岩山,因山形圆整,似半个西瓜而得名“西瓜山”。为叫岩“十不得”之一的“石西瓜吃不得”。毗邻信江,位于叫岩村北边的红石山岗,外形就象凉伞一样,因而称为“石凉伞”。这便是叫岩“十不得”之一的“石伞撑不得”。在信江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观:那由两座高约75米组成的山头,活生生的象一只断腿的蛤蟆正在艰难地渡江,相传这是与蟒蛇精搏斗被咬伤的蛤蟆化成。在这两座山体的岩缝中,经常有泉水淌出,故名曰“蛤蟆流涎”。据说这里流出来的水治消化不良非常有效。“蛤蟆流涎”为叫岩“十不得”之一的“石蛤蟆跳不得”。

“蛤蟆流涎”的东北面,紧连的两个山头称之为“神龟上岸”。恰似一只上岸的乌龟,形象逼真,背部的龟甲裂纹依稀可见,而龟甲下面的肚皮和前脚则一目了然。它不但外形特像,而且在神态方面将一只正在爬行的千年神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被称为“神龟上岸”。在“神龟上岸”“乌龟壳”的顶部,是“炮台”旧址。在它的东北面,是“红军渡”旧址,这里曾经是革命先 烈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地方。炮台是红军修筑的战斗堡垒;“红军渡”则是方志敏同志率“老十军”挺进闽北的渡江之处。方志敏同志指挥红军渡江的“渡江指挥所”设立在叫岩水库大坝南面的一岩洞中。


叫岩风光 | 刘治安 摄


叫岩的湖光山色、 美丽传说

象一首诗、一轴画

让过往游客们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铅山文旅

初审:黄文琪

复审:刘诗良

终审:谢华杰

投稿邮箱:2792173215@qq.com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水晶原石如何打磨抛光

六堡茶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