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耶鉴赏网

揭秘全球范围内的水貂捕杀背后的真相

11-14

揭秘全球范围内的水貂捕杀背后的真相

最近关于貂的新闻挺多,不过都不是什么好事:美国有超过1.5万只貂死于新冠病毒;丹麦前几天宣布捕杀1700万只水貂,后来又道歉了。

今年对貂来说,真是不好过。大量人工养殖貂,本就是为了生产貂皮,没想到最后还是因为人类死去。

今天我们就讲讲貂和它们的皮毛。

你穿的“貂”,并不是貂

如今服装市场上的黑、白、棕、黑等各色“貂皮”,大多数来自养殖场里的北美水貂。

野生的北美水貂

但其实这些为人类穿衣而献身的北美水貂,还不能算真正的貂。“貂”指鼬科、貂亚科、貂属的成员,而北美水貂属于鼬亚科、水貂属,跟黄鼬关系更近,所以北美水貂叫“北美水鼬”更合适些。

只是它们的毛皮质量确实不错,“水貂”一名在国内也早已约定俗成,所以说是貂皮也没问题。

貂皮大衣

和其他几种鼬一样,北美水貂身形细长,柔韧性极佳。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湖沼泽附近,捕食水中的蛙、鱼、虾、蟹和水生昆虫,密实的皮毛使它们在冷水中也不会冻僵。

不过比起水獭,水貂的鼻孔、耳孔缺少能在水下关闭的瓣膜,作为触觉感知器的“胡须”也不够发达。所以水貂潜水捕猎的本事差些,它们往往要先在岸边看准猎物,再跳进水里争取一击命中。

还好它们的陆上战力不差,食谱中有相当比例是地面上的鼠类、鸟类和昆虫。

下水找吃的去

图片来源:invasep.eu

在近代美国和加拿大,北美水貂原本和银狐、河狸一样,是被大肆捕猎的“毛皮兽”,到19世纪末野生水貂几乎要濒危。所幸这时人们发现,水貂在人工饲养下生长良好,繁殖也不难。

到20世纪40年代,水貂养殖在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率先实现了产业化。人们还像对待家畜一样改良水貂品种,培育出各种毛皮色型。如今全球每年出产水貂皮数千万张,丹麦、中国和美国的产量位居前三。

不过,人工养殖一向存在争议,每年都会有关于养殖场“虐待动物”的抗议。

死去的貂

图片来源:BBC News

看完这些可怜的小动物尸体,我还是要说句大家不爱听的,其实人工养殖也有一定的好处,这些养殖场的水貂皮、牛皮和鸭绒,比石油化工原料制成的人造皮草更“环保”。

更重要的是,水貂以及银狐、蓝狐等毛皮兽的大规模养殖,使它们在野外的同类和亲戚们,再也不用遭到铺天盖地的追杀……

知道大家不爱听这话,我也说说人工养殖出现问题:一些个头较大的北美水貂从养殖场逃逸,在欧洲成了入侵物种,把欧洲水貂的生存空间快挤没了。DNA分析表明,两种水貂虽同为鼬亚科,但彼此亲缘关系很远,在野外不会杂交。

欧洲水貂

除了北美水貂,其实皮草市场上还有另一种“貂皮”——青根貂!可是这货看起来就是个大老鼠。

麝鼠

这种动物叫麝鼠,跟北美水貂是老乡,人工养殖也不少。大概因为“耗子皮”不好卖,商家才起了这个名字促销。在国内一些地区,从养殖场逃逸的麝鼠已经成了入侵物种。

貂皮“正主”是紫貂

现在人们所穿的貂皮大衣,和关东三宝中的貂皮(关东三宝是人参、鹿茸、貂皮),其实不是一个东西。关东三宝中的貂皮,来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

紫貂属于貂亚科貂属,是真正的貂。紫貂的毛皮并不是紫色的,而是淡黄褐色到黑褐色,所以紫貂又叫黑貂。

长白山雪地里的紫貂

紫貂是亚洲高寒森林、特别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特有物种。在中国,它们只生活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新疆的阿尔泰山,野生紫貂只有几千只,也没有商业养殖或动物园展出,所以它几乎成了一种传说中的动物。

在气候更冷、森林广阔的俄罗斯,紫貂倒还不少,允许持证猎捕,并有专门的养殖场。但俄罗斯对紫貂皮的出口控制很严,一般是限量拍卖,在国际市场上每张能拍出上万美元。

俄国历代沙皇加冕时戴的“莫诺马赫皇冠”,外面一圈就是紫貂皮。

紫貂是一种小型貂,中国东北的亚种身长一般不超过40厘米、体重不到1公斤,阿尔泰山和西伯利亚的亚种最多也才2公斤上下。

它们习惯昼伏夜出,食谱很广,既吃肉和昆虫,也吃野果和松子;既能在地面捕食田鼠、花鼠乃至体重超过自己两倍的野兔、雉鸡,也能在树上灵活偷袭松鼠和小鸟,无愧于鼬科的战斗民族身份。

可可爱爱的紫貂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凛冬寒夜,紫貂的小身板很容易散失体热,一身厚毛皮是保命必备。它们的冬毛由针毛、中间针毛和绒毛组成,针毛轻巧顺滑,绒毛细软浓密,单位面积毛发密度位居陆地动物之冠,仅次于北太平洋的海狗、海獭。

在中国古代,紫貂裘皮素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雨不濡,触目不痛”的美誉。加上产地偏远,物以稀为贵,所以被称为毛皮中的极品。

汉代以来,貂皮一直是东北地区的重要贡品,常用来当作大臣的朝服装饰。成语“狗尾续貂”,讲的就是西晋时期司马伦篡位后滥封官爵,官帽多得国库里的貂尾都不够用,只好拿狗尾巴充数。

甄嬛一争宠,皇上的貂皮大衣下一秒就披在她身上了

图片来源:《甄嬛传》

由于多年滥捕,到20世纪初,中国境内已经罕有紫貂的踪迹。如今它们的栖息地大都位于国家保护区,数量渐渐恢复,养殖水貂也满足了市场对“貂皮”的需求。

这下,紫貂才终于放心把毛皮穿在自己身上了。

紫貂在日本还有个亲戚——日本貂。日本貂的体型、习性都和紫貂相仿,但毛色较浅,头部白色。

其他“貂民”都有谁?

按照传统的鼬科动物分类,各种鼬和貂都属于同一个亚科,到“属”一级才分开。不过根据2009年后的分类,貂亚科和鼬亚科已经分家。目前貂亚科中除了几位貂属成员,还包括南美洲的狐鼬,以及彪悍的狼獾。(前几天刚讲过狼獾,可以点这里复习)

乍一看,貂和鼬确实长得挺像,都是小脑袋、细长身子。但貂的平均体型大一些,嘴巴更尖,耳朵更大且呈三角形,不像鼬那么“鼠头鼠脑”。相比主要在地面活动的几种鼬,貂的身体更适应树栖生活:它们的脚掌宽大灵活,尾巴又长又蓬松,在树上抓得牢、走得稳、跳得远,动作甚至比猫科动物还优雅。

上树的狼獾

黄喉貂

貂属中外表最亮眼的,非黄喉貂莫属。从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到印度次大陆的森林里都能找到它们,亚种多达9个(有分类认为南亚的黄喉貂是独立种,称为印度貂或格氏貂)。

黄喉貂:一起跳舞吗?

黄喉貂的喉部、胸部呈鲜艳的橙黄色,有些亚种整个肩膀、背部也都是黄毛。尽管是从头到尾可超过1米长的大型貂,但由于毛皮颜色斑杂、毛质短粗,它们不太受毛皮贩子看重,在许多地区得以幸存。

2014年,曾传闻有一只大熊猫疑似被黄喉貂咬得肚破肠流,经救助仍不治身亡。所以就传出了“黄喉貂是大熊猫天敌”的说法,不过后来专家辟谣了,大熊猫是从树上摔下来,落在尖石头上才划破肚皮的,不关黄喉貂的事。

哎,大熊猫真的容易掉下来

图片来源见水印

石貂和松貂

欧亚大陆的石貂(又称榉貂)和松貂,是长得很像的两种貂。它们的体型都介于紫貂和黄喉貂之间,都有一身棕褐色毛皮,都是荤素通吃。

松貂个头较小,喉部和胸部的“喉斑”呈黄色。松貂的地盘主要局限于欧洲,向东只到西亚和乌拉尔山一带,是典型的林栖动物。

松貂

石貂个头稍大,喉斑是白色的。石貂分布较广,从西欧一直到中国境内都有,并且不像松貂那么依赖森林。在中国西北和青藏高原的灌丛、河滩或乱石堆旁,偶尔也能见到。

石貂

美洲貂

这位可以看作是北美版的紫貂,二者相似度甚至高于石貂和松貂。

美洲貂

美洲貂长得娇小可爱,体重不到1.5公斤;毛皮同样轻柔保暖,能在雪地上健步如飞,或是钻进雪洞抓老鼠。这种对严冬的适应,能帮它们对抗大块头的竞争对手——渔貂。

渔貂

渔貂的名字,是个乌龙:一来它们极少下水抓鱼,英文名“fisher”来自古英语的“林中”(fiche)一词。二来有观点认为它们不是貂属成员,应该自成一属。

渔貂的体型大于其他的貂,雄性从头到尾能有1~1.2米长,5~6公斤重。它们对其他中小型食肉动物毫不客气,在野外甚至干掉过加拿大猞猁。

渔貂

渔貂最出名的绝活,是猎食北美豪猪。北美豪猪遇到食肉动物,就用长满尖刺的屁股对敌,但渔貂很灵活,会绕到北美豪猪脸部就猛咬一口。

在北美森林里,渔貂是唯一能克制豪猪泛滥的捕食者,生态功能十分重要。

渔貂大战北美豪猪

拍摄:Thomas Kitchin & Victoria Hurst

文章到这就结束了,最后给貂一句祝福吧:希望你们以后能在野外开开心心地生活!

撰文 | 何全

微信编辑 | 谢爽

紫檀佛珠图片

天珠回收平台